零点书屋

第49章 刺百会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零点书屋】地址:www.tssy.net

站在淮阴城下,韩信终于理解韩信当年为啥没选择这里作为楚国的都城了。

城小垣卑,无险可守,淮河穿城而过。哪怕以韩信这连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军事才能,也知道只消在城池外人工阻断河流,就可以水淹城池,淮阴,不攻自破!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从未重视过这座小城的军事价值。这里不会有精锐而必死的守备部队,也不会迎来精锐而敢死的攻城大军,所以这座小城池能够安静地不引人注目地存在着。

走近城门,韩信注意到破损的城墙还有战争遗留下的痕迹,攻防双方的博弈通过火烧和抛石机砸出的深坑留给这座城市以不可磨灭的印记。韩信这才想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决水攻城这种比较惨无人道的策略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哪怕淮阴的位置很不好,也有了存在下去的价值——而历史上韩信自己就做过决水杀敌的计策,当然不会选择这样的地方建都了。

韩信和张良顺利进了北城门,韩信还是先安排张良在一家小店落脚,自己却拿着路引,直奔淮阴闾左!

如果尉缭没搞错的话,这里应该有他的家——如果他真的是历史上司马迁知道的那个韩信的话。

韩信感觉自己的心在怦怦地跳,近了近了,这就是淮阴城三闾的闾左,也就是他应该住的地方。秦朝的一闾包括二十五户人家,换在21世纪,两三闾就是一个街道办,但制式的路引不会一个个闾写清楚的,只会简单地区分是“闾左”还是“闾右”。

秦律对人的三六九等区分非常清楚,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于“闾右”,秦代指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是最低层的自由平民阶层。秦始皇形式上不征发“闾左”,但刑法苛暴,很多“闾左”居民被当作罪人去服各种苦役。至秦二世,“闾左”亦在征发之列,着名的陈胜和吴广就是“闾左”居民,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说的就是秦二世公然践踏法律,征发了无罪的普通帝国居民。

没有依法办事,没有依法治国,于是国民起来造反了!

韩信很容易来到了淮阴三闾,但也仅限于此了,他不知道更详细的是哪一户,只能茫然地站在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这时路边经过的一个老人看到了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问:“你是哪家的后生仔呀?来这找谁呢?”

很地道的淮阴方言,带着吴越的口音,韩信听在耳里,感受到的是久违的亲切感。他确实是属于这里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大佬她每天都在变美[灵气复苏] 三国:我乃马幼常 梁山不老 红星仓库 大唐秦公子 火中重生:烈焰之魂!